首页 云币交易所文章正文

荷兰38天后“体面认输”,改口称可以不再接管安世半导体,只要中方满足一个条件?中方有言在先

云币交易所 2025年11月10日 18:40 2 Connor

据看看新闻报道,11月7日,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的报道,让持续一个多月的“安世风波”出现戏剧性转折。荷兰政府放出风声,只要中方确保芯片供应在未来几天内恢复并得到核实,最早下周就会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接管程序。这番表态距离9月30日荷兰突然动用尘封73年的《物资供应法》强制接管安世半导体,刚好过去38天。

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前一天还在暗示安世(中国)产品因缺乏“监管”质量存疑,转头就换了温和语调,称相信来自中国的芯片将很快重新供应至全球客户手中。这种180度的态度转变,与其说是“建设性对话”的成果,不如说是现实压力下的无奈妥协。毕竟荷兰接管的只是安世半导体的总部空壳,真正的产能命脉牢牢握在中方手中。

编辑

安世半导体80%的封装测试产能集中在东莞工厂,这座全球规模最大的小信号组件工厂年产量超过500亿件,支撑着全球汽车、航空航天等多个关键产业的供应链。荷兰抢走的德国汉堡和英国晶圆厂产出的半成品,必须送到中国完成封装测试才能成为合格产品。没有中国的这道关键工序,荷兰手里的晶圆就是毫无价值的工业废料。

更让荷兰始料未及的是中方的反制速度与力度。中国商务部10月4日发布的出口管制令,直接切断了安世中国及分包商的特定元器件出口通道。这一精准打击迅速引发连锁反应,欧洲86%的龙头企业依赖安世中国生产的芯片,汽车行业首当其冲。大众汽车承认芯片库存仅能维持三周,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濒临停工,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反复警告,行业停产风险已近在眼前。

这场风波的背后,美国的影子清晰可见。9月29日美方发布“穿透规则”,要求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50%的子公司自动受限,不到24小时后荷兰就启动了接管行动。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公开的文件更证实,美国官员早在2025年6月就通知荷兰,要想让安世半导体获得出口管制豁免,必须替换中国籍CEO并调整治理结构。荷兰嘴上否认美国参与决策,却在行动上完美配合美方对华芯片围堵,活脱脱一副“温顺绵羊”的模样。

展开全文

编辑

可笑的是,当中美10月30日在吉隆坡磋商达成共识,美方暂停“穿透规则”、中方暂停相关出口管制措施后,荷兰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。美国可以随时调整策略,留下荷兰独自面对欧洲车企的施压和国内的反对声音。德国的怨气尤为强烈,作为汽车产业大国,其经济利益因荷兰的单边行动遭受直接冲击,而荷兰事先并未向任何欧洲盟友通报这一重大决策,让整个外交圈都感到震惊。

荷兰开出的“恢复芯片供应换暂停接管”条件,看似是妥协,实则暗藏陷阱。“暂停接管”而非“彻底放弃”的表述,意味着荷兰仍保留随时重启干预的权利,且未提及恢复中方CEO职权、归还股权等核心诉求。这种缺乏诚意的提议,本质上是想将责任甩给中方——同意就等于默认其此前的不当干预,不同意就背上“破坏供应链”的黑锅。

但荷兰显然误判了中方的底气和立场。中国商务部早已明确表态,荷兰的不当干预造成全球产供链混乱,必须承担全部责任。中方通过“个案审批”策略,已经稳住了欧洲车企的合理需求,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。闻泰科技作为安世半导体100%控股的母公司,不仅拉通了国内供应链实现自力更生,更在上海临港建设新的12英寸晶圆厂,即便脱离荷兰总部,安世(中国)依然能持续运营甚至发展更好。

编辑

资本市场的反应最能说明问题。荷兰妥协消息传出后,闻泰科技股价收盘暴涨近10%,大众汽车及斯托克600汽车及配件指数同步上涨,并用真金白银投票支持供应链恢复。荷兰《新鹿特丹商报》用“颜面尽失”形容其处境,足以看出这场闹剧让荷兰在国际上丢尽了脸。

这起事件的本质,是全球产业链主导权结构性转移的缩影。过去西方习惯掌握技术、制定标准、控制高端环节,但在安世半导体案例中,中国掌握的是不可替代的关键产能环节。荷兰的失败证明,地缘政治的任性干预终究敌不过经济规律,供应链的“去政治化”已是行业共识和迫切需求。

中方的态度始终明确,尊重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是合作的前提。荷兰若真想解决问题,光靠“暂停接管”的模糊表态远远不够,必须彻底纠正错误,无条件恢复中方在安世半导体的合法权益。这场38天的博弈已经给出答案: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,任何试图用强权切割供应链的行为都注定失败,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才是唯一可行的出路。

标签: 中方 有言在先 口称 荷兰 接管

发表评论

云币交易所_云币交易所官网_云币交易所平台 备案号:川ICP备6666666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