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目新闻记者 刘琴 实习生 吴鑫晨 “承诺的头层牛皮经检测是人造革。”11月5日、6日,拥有130万粉丝的网红“反诈老陈”连发三条打假视频,向两个家...
俄学者文章:美办中亚峰会实为推行“榨取式外交”
参考消息网11月10日报道俄罗斯《观点报》网站11月8日刊登题为《美国开始从中亚榨取钱财》的文章,作者是俄罗斯财经大学副教授格沃尔格·米尔扎扬。文章摘编如下:
美国总统唐纳德·特朗普首次同时会见中亚五国领导人。人们对此次会晤曾有何期待?实际结果如何?这与美国的新外交政策特点有何关联?
11月6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接待中亚五国总统。这是在已推行十年的“C5+1”(中亚五国+美国)机制下举行的会晤。但在往年,中亚代表主要与美国国务卿或副国务卿会面。
如今,不仅特朗普出席与中亚领导人的会晤,副总统詹姆斯·戴维·万斯和国务卿马尔科·鲁比奥也一同出席。
中亚确实是世界棋盘上的重要地区。连接中国和欧洲的陆地贸易走廊穿过中亚。正在打造的连接俄罗斯、中国与印度洋的走廊也穿过中亚。中国从中亚获得很大一部分能源。同时,中亚也存在显著的潜在不稳定因素。
正因如此,华盛顿意图在中亚地区与中俄展开影响力竞争。多家媒体曾报道称,美国将在本次峰会上拉拢中亚领导人参与地缘政治冒险。然而这并未成真。
部分原因在于,中亚领导人早已形成强大的自我保护意识。他们清楚自己位于中国、俄罗斯和伊朗中间,任何试图背离这三国的利益、投靠遥远且不可靠的美国的举动都可能令其付出高昂代价。推行多边外交是一回事,而在地区争端中站在华盛顿一边则是另一回事。
他们利用“C5+1”的会晤和与美国的双边接触,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分量并从美国获得资金。他们可能期望这次也能如法炮制,因此对美国总统大加赞扬。
然而,中亚领导人并未获得任何好处。他们非但没有得到资金,反而因在华盛顿受到特朗普接待而被迫买单。
塔什干承诺向华盛顿提供巨额资金。特朗普称:“未来三年,乌兹别克斯坦将向美国关键产业投资近350亿美元,涵盖重要矿产、航空、汽车零部件制造、基础设施、农业、能源、化工、信息技术等领域。”需要说明的是,350亿美元相当于乌兹别克斯坦全年的国家预算。
阿斯塔纳发布与美国公司达成170亿美元交易的声明同样引发疑问。实际上,哈萨克斯坦不得不接受一系列在美国采购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协议。
这样一来,特朗普如今也在中亚推行自己的外交模式,包括要求地区国家政府提供优惠投资条件、抢占有价值的矿藏,以及以最小的本地化程度最大限度地迅速带走资本和资源。
华盛顿还将该地区视为矿产供应地,首先是铀和稀土金属。
最后,美国飞机制造商也有所收获。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国家航空公司分别签署购买15架、22架和14架波音飞机的协议。
理论上,被诱导签下巨额合同的中亚国家领导人本可以走欧洲的路线。也就是说,不向特朗普支付任何费用、等他下台并迎来一位“传统”的美国总统,新总统将再次为中亚国家领导人奉行的多边外交买单。
但美国国内的政治趋势表明,他们可能无法等来这样的好运。(编译/黎然)
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6日在白宫设宴款待中亚领导人(法新社)
相关文章



发表评论